大IP就是大垃圾

[摘要]嗯,大數據,大IP,大互聯網,網絡大V,市場大大的好,人心大大的壞。當一個事物開始用大來形容,我看離出么蛾子也不遠瞭。

作者:孫驍驥(騰訊 大傢專欄作者)

一個人的落伍最能從他對流行詞匯的陌生看出端倪。比如“大IP”這個流行詞我就很晚才聽說。一開始,還以為是我所熟悉的“InternetProtocol”(互聯網協議)的縮寫,後經專業人士點撥,才明白這個詞的新含義是指“IntellectualProperty”(知識產權)。我聽瞭心想,善哉,作為一個文字創作者,這個原本視知識產權和原創性為糞土的社會居然開始重視知識產權瞭,難道我們不該為此高興嗎?





我一廂情願的猜測迅速被事實打臉。生活於可愛的中國,諸多事物都不能僅僅從字面推知其確切的含義,比如過去的“同志”、“小姐”和“幹爹”,比如現在的“IP”,都無一例外遵循著這個原則。硬要和字面的本來意思較真,這是典型的小資產階級文人慣有的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今天是肯定要靜電油煙處理機犯錯誤、栽跟頭的。

正因為我國漢語詞匯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曖昧性,因此即使那位專業人士費盡口舌跟我解釋瞭半天,我也沒弄明白“大IP”的確切含義,導致他很為我的智商著急。後來,是因為直接接觸到瞭一個大IP的機緣,我才算悟出瞭這一時髦概念的精髓。當然,確切來說,接觸大IP的不是我,而是我一密友。

此友是一編劇,曾寫電視劇劇本若幹。過去接活掙錢都是靠原創,有個好劇本走遍天下都不怕。現如今情況徹底顛倒,是有個好劇本走遍天下都賣不掉。原因為何?很簡單,因為那本子和寫本子的人並不是“大IP靜電除煙機”。現在的普通編劇們靠什麼掙錢的呢?並不是靠自己原創,而是靠改編已經成名的“文學作品”。加上引號,是因為我不認為這類文字夠格被稱為“作品”。

比如我那位很苦惱的朋友,最近接的項目基本就是把點擊量很高的網絡小說改編成電視劇。說到網絡小說,那簡直可以說是一個無底線的另類世界。至少在我而言,我無法接受男女主角的各種穿越和復活,臺詞裡各種無意義的廢話和口水話,以及數量驚人的好基友和百合控的情節暗示。然而,這類雷穿鋼板的故事情節,恰恰被市場視為作品的精華,雖一字不能易,為何?如果改動瞭大IP的情節,粉絲肯定不樂意,還說不定會因為心目中神聖的作品被玷污而做出過激行為。我一點不誇張,網絡大IP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粉絲數,而且,粉絲們立場之堅定、行為之詭異、手段之霹靂,堪比20世紀初期德國某黨成員。





最糟心的還不是改編大IP這件事,而是投資的取向。其實文化投資和其他的投資一樣,因為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在中國是極高風險的行為,與賭博沒有太多區別。一個影視項目錢砸下去是賺是賠幾乎是問天打卦,全憑運氣。所幸,偉大的現代漢語又發明出瞭“互聯網思維”和“大數據”,來療解投資人的焦慮。你不是對於收回投資沒有把握嗎?好,那麼我們現在隻做已經有市場認可度的現成的東西,隻做大IP,你還願不願意投?大IP的最大利好是,不光作品原本就具有市場認可度,而且還能從數據上統計出個一二三四,看上去比一般的創業計劃書還靠譜。大IP這枚包裝精美的藍色小藥丸,似乎又讓錢熱得發燙、膽小得發涼的投資人重振雄風、信心滿溢瞭。

但把謊話說穿,又能有什麼所謂的大數據?起點中文、縱橫中文、晉江文學,再不濟百度貼吧……眾多網絡平臺都能成為做市場調查(或者叫數據)的最佳平臺。找一兩個大學實習生都能做個八九不離十。作品點擊量小到每天,大到數年,清清楚楚,網友的留言甚至直接省去瞭做市場問卷的必要,粉絲自建的百度貼吧傳遞著各種衍生產品的光輝前景。這不就是某些人口中言之鑿鑿的大數據嗎?投資人眼裡此時早已閃爍金光。嗯,大數據,大IP,大互聯網,網絡大V,市場大大的好,人心大大的壞。當一個事物開始用大來形容,我看離出么蛾子也不遠瞭。

由此,行業門檻徹底消失。編劇失去瞭獨立性,漸漸演變成流水線上的一個工種,不再是職業,更不是一種身份象征,而隻是圍繞大IP展開的產業鏈中不那麼重要的一環。你不就是個來件加工嗎?咱中國最不缺這個,勞動密集型產業,人力一抓一大把。你不上,身後一群民工摩拳擦掌等著上。每當想到職業寫作者已經漸漸向計件工蛻變,心中就油然生出一種“隻恨自己不是大IP”的嘆喟。有粉絲任性,沒粉絲認命,這就是互聯網時代下的人民民主專政,大數據下市場的零和博弈。

其實說瞭半天,也未能給大IP提供一個經典的新定義,足見IP這件事,距離我尚以光年計。但我在用鍵盤敲打這些文字的過程中,卻是隱隱感到一種莫可名狀的詭異。如果大IP被市場簡單地認可為粉絲多、有群眾基礎這樣的標準,那麼我認為這其實是件挺可怕的事兒。讀讀歷史,“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締造者”、“人民戰爭的汪洋”、“發動群眾鬥群眾”這些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說法不都是形容大IP的嗎。

IP越大,市盈率越高,投資越集中。這分明就是市場的寡頭化。微博時代的“老子發動粉絲滅瞭你”,今天被聰明地改寫為“發動粉絲好賺錢”。當然,行業資源過分集中在我國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但你也得看資源集中到瞭什麼水準的作品之下。我也不打算批評《盜墓筆記》、《鬼吹燈》這些個公認的大IP。這些網絡小說我都翻過,說實話,作為通俗文學來說水平不差。但是現在更多流行文字的卻是賣萌賣腐的IP,以及毫無邏輯底線的“爽文”和“重生文”。以至於有人說,和很多大IP相比,《夢裡花落知多少》的寫作水平就簡直是堪比《紅樓夢》的名著。我竟無言以對。在我們這個社會裡,如果這類作品都是全民公認的超級大IP,那麼我想知道在這個評價體系之下海明威、雷蒙卡佛、馬爾克斯、福克納的作品,該算是什麼IP?還是說連P都不是?

“市場是個好東西”,這句話是一碗普世價值釀成的酸爽雞湯。在大多數情況下,它成立,但是在一個比傻的社會裡,無底線地崇奉市場最終會導致迎合傻子的垃圾大規模流行,劣幣驅逐良幣。我們恰好不走運地活在這麼一個比傻社會。它讓大IP直接變成瞭大忽悠和大垃圾,表面看起來,投資回報率變高瞭,實際上投資人所賺的錢是在為教育的失敗買單,為全民文化水平的倒退買單,為整個社會智商的崩潰買單。這就像過去全民燒蜂窩煤,量足,但污染更觸目驚心。

最近看到微博上一句話,“你以為的極限,弄不好隻是別人的起點”。我想,這句勵志語用來形容流行的大IP也十分恰當。不幸的是,大IP的“起點”所挑戰的不僅是市場的極限,也挑戰著我們每個人的智商和忍受力的極限。





……………………………………

本文系騰訊《大傢》獨傢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註《大傢》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正文已結束,您可以按alt+4進行評論

靜電除油機


每日微信 | 如果愛打牌的胡適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運動領袖胡適一度癡迷打牌你信麼?不信就一起圍觀胡適的“朋友圈”吧。[詳細]

←掃我訂閱騰訊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讓你的生活更充實
9075C54FF56B41C3
arrow
arrow

    imk268sk2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